
- 索 引 号:SM04907-3500-2022-00010
- 备注/文号:盖政〔2022〕16号
- 发布机构:盖洋镇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2022-08-25
各村(居)、镇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镇农村饮用水保护,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经镇政府同意,现将《盖洋镇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盖洋镇人民政府
2022年8月25日
明溪县盖洋镇供水人口千人以下二十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
简易应急方案
委托单位:明溪县盖洋镇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福建省金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二二年八月
盖洋镇盖洋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温庄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湾内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湖上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葫芦形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画桥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杨地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林地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村头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桂林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白叶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衢地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常坪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白岚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姜坊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大洋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雷西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盖洋镇大坑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附件:专家意见
盖洋镇盖洋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罗朝斌(书记) |
联系方式 |
135*****7986 |
应急人员 |
姓名 |
汤美钦(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37*****0825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盖洋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较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100个、强光手电筒 10个、安全绳1000米、雨衣 10件、雨鞋10双、锄头5把、铁锹5把、畚箕3个、砍刀 5把、报警器1个、头盔10个 村应急库:盖洋村村委会 联系人:罗朝斌 联系电话:135*****7986 |
盖洋镇温庄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吴春生(书记) |
联系方式 |
147*****6555 |
应急人员 |
姓名 |
李钤华(组织委员) |
联系方式 |
152*****7618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温庄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温庄村下村水源地、温庄村上瑶水源地、温庄村东坑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150个、强光手电筒5个、雨衣10件、雨鞋10双、锄头5把、铁锹5把、砍刀5把、报警器1个、沙袋5个、剪刀3把、急救包10个 村应急库:温庄村村委会 联系人:吴春生 联系电话:147*****6555 |
盖洋镇湾内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王维民(书记) |
联系方式 |
147*****6555 |
应急人员 |
姓名 |
曾祥书(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80*****5379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湾内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湾内村烟坑垅水源地、湾内村半坑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210个、强光手电筒3个、雨衣15件、雨鞋15双、锄头5把、铁锹5把、砍刀3把、报警器1个、沙袋5个 村应急库:湾内村村委会 联系人:王维民 联系电话:180*****5379 |
盖洋镇湖上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邱炳华(书记) |
联系方式 |
139*****4399 |
应急人员 |
姓名 |
汤春林(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59*****0356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湖上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湖上村本点水源地、湖上村盖竹坑水源地、湖上村沙帽顶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果园,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200个、强光手电筒3个、雨衣 10件、雨鞋10双、锄头8把、铁锹8把、砍刀5把、报警器1个、沙袋5个,救生绳1500米 村应急库:湖上村村委会 联系人:邱炳华 联系电话:139*****4399 |
盖洋镇葫芦形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黄祖仪(书记) |
联系方式 |
139*****2968 |
应急人员 |
姓名 |
黄怀松(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38*****6777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葫芦形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葫芦形村本点水源地、葫芦形村洋地际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150个、强光手电筒3个、雨衣8件、雨鞋8双、锄头3把、铁锹3把、砍刀3把、剪刀2把 村应急库:葫芦形村委会 联系人:黄祖仪 联系电话:139*****2968 |
盖洋镇画桥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俞兴斌(书记) |
联系方式 |
152*****3616 |
应急人员 |
姓名 |
官厚华(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37*****0641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画桥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画桥村新队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果园,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200个、强光手电筒3个、雨衣 10件、雨鞋10双、锄头8把、铁锹8把、砍刀5把、报警器1个、沙袋5个,救生绳1500米 村应急库:画桥村村委会 联系人:俞兴斌 联系电话:152*****3616 |
盖洋镇杨地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吴福健(书记) |
联系方式 |
138*****9145 |
应急人员 |
姓名 |
彭九生(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52*****9872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杨地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杨地村陂坑水源地、杨地村村上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130个、强光手电筒2个、雨衣15件、雨鞋15双、锄头7把、铁锹5把、砍刀6把、报警器1个、救生绳2捆、沙袋10个 村应急库:杨地村村委会 联系人:吴福健 联系电话:138*****9145 |
盖洋镇林地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连六生(书记) |
联系方式 |
138*****9282 |
应急人员 |
姓名 |
曾元生(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38*****5673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林地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较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100个、强光手电筒5个、雨衣7件、雨鞋7双、锄头6把、铁锹3把、砍刀3把、报警器1个、头盔5个 村应急库:林地村村委会 联系人:连六生 联系电话:138*****9282 |
盖洋镇村头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罗爵程(书记) |
联系方式 |
151*****1318 |
应急人员 |
姓名 |
颜辉(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39*****8638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村头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村头村新村水源地、村头村际下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250个、强光手电筒5个、雨衣20件、雨鞋10双、锄头3把、铁锹3把、砍刀3把、报警器1个、救生绳2捆、沙袋10个、棉被10张、急救包5个 村应急库:村头村村委会 联系人:罗爵程 联系电话:138*****9145 |
盖洋镇桂林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罗金贝(书记) |
联系方式 |
138*****2153 |
应急人员 |
姓名 |
林丽娟(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83*****7291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桂林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桂林村固岭水源地、桂林村元洲水源地、桂林村土楼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果园,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400个、强光手电筒5个、雨衣15件、雨鞋15双、锄头5把、铁锹3把、砍刀2把、报警器1个、救生绳2000米、沙袋10个、急救包5个、剪刀2把 村应急库:桂林村村委会 联系人:罗金贝 联系电话:138*****2153 |
盖洋镇白叶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余家廉(书记) |
联系方式 |
136*****8689 |
应急人员 |
姓名 |
叶进福(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36*****8889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白叶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较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100个、强光手电筒 10个、安全绳1000米、雨衣 10件、雨鞋10双、锄头5把、铁锹5把、畚箕3个、砍刀 5把、报警器1个、头盔10个 村应急库:白叶村村委会 联系人:余家廉 联系电话:136*****8689 |
盖洋镇衢地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吴敏华(书记) |
联系方式 |
136*****9878 |
应急人员 |
姓名 |
吴才荣(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36*****8699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衢地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衢地村本点水源地、衢地村南溪水源地、衢地村赤甲水源地、衢地村北坑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150个、强光手电筒5个、雨衣10件、雨鞋10双、锄头8把、铁锹3把、砍刀3把、报警器1个、急救包6个、剪刀2把 村应急库:衢地村村委会 联系人:吴敏华 联系电话:136*****9878 |
盖洋镇常坪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曾旗平(书记) |
联系方式 |
135*****2778 |
应急人员 |
姓名 |
饶荣珠(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89*****8953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常坪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常坪村上坑水源地、常坪村焦溪水源地、常坪村本点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果园,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300个、强光手电筒5个、雨衣10件、雨鞋10双、锄头5把、铁锹5把、砍刀3把、报警器1个、急救包5个、剪刀2把、头盔10个、急救绳1捆 村应急库:常坪村村委会 联系人:曾旗平 联系电话:135*****2778 |
盖洋镇白岚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曾庆安(书记) |
联系方式 |
132*****1727 |
应急人员 |
姓名 |
肖日安(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39*****1668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白岚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较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200个、强光手电筒 5个、安全绳2捆、雨衣10件、雨鞋10双、锄头5把、铁锹5把、畚箕3个、砍刀3把、报警器1个、头盔10个、急救包10个、棉被5张,帐篷2顶 村应急库:白岚村村委会 联系人:曾庆安 联系电话:132*****1727 |
盖洋镇姜坊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罗建斌(书记) |
联系方式 |
158*****9716 |
应急人员 |
姓名 |
毛锡亮(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50*****2928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姜坊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姜坊村水源地、姜坊村洋边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200个、强光手电筒4个、雨衣10件、雨鞋8双、锄头7把、铁锹5把、砍刀2把、报警器1个、救生绳100米、沙袋10个、安全帽5个、急救包5个 村应急库:姜坊村村委会 联系人:罗建斌 联系电话:158*****9716 |
盖洋镇大洋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邱水根(书记) |
联系方式 |
138*****9839 |
应急人员 |
姓名 |
黄建斌(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99*****4898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大洋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较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300个、强光手电筒5个、安全绳2捆、雨衣8件、雨鞋8双、锄头3把、铁锹3把、畚箕3个、砍刀2把、报警器1个、头盔10个、帐篷1顶 村应急库:大洋村村委会 联系人:邱水根 联系电话:138*****9839 |
盖洋镇雷西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汤辉文(书记) |
联系方式 |
138*****6033 |
应急人员 |
姓名 |
汤根荣(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38*****0615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雷西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雷西村交际洞水源地内有少量田地,若因农业种植施用的化肥、农药导致水体污染,则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停止用水。 2、组织人员识别具体污染物质,及时辨明污染物来源,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下游设置沙袋墙等拦截设施,减小污染物影响范围。 3、对已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应按照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除危害。 4、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监测,直到水质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 5、恢复供水前应对沉淀池、蓄水池、供水管网等进行冲洗,并提醒群众放掉初期水,在确定水体无漂浮物、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6、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就医。 7、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及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450个、强光手电筒5个、锄头7把、铁锹5把、砍刀2把、报警器1个、救生绳100米、安全帽10个、急救包5个 村应急库:雷西村村委会 联系人:汤辉文 联系电话:138*****6033 |
盖洋镇大坑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简易应急方案
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村两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 |
姓名 |
官永生(书记) |
联系方式 |
139*****3776 |
应急人员 |
姓名 |
曾绍宜(副主任) |
联系方式 |
151*****5972 |
信息报告 |
1、各村庄应设立安全员,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告。 2、报告程序:由发现突发环境事件人员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村书记、村主任。接到群众举报的,应第一时间通知村两委组织人员核实信息。 3、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事件类型、起因,现场现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等。 |
|||
事件预警 |
1、发布条件:水源地受到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影响饮用水正常供水或使用时,发布预警。 2、发布内容:环境突发事件类型、起因、事件现场状况、水源地水质现状、供水情况等。 3、发布对象:预警由村书记负责发布,发布对象包括村两委各组成人员,事态较严重的,应同时通知镇政府分管领导及生态环境岗负责人。 |
|||
排查污染源 |
1.根据事件现场情况,排查污染源,明确事件起因、类型,影响范围等。 2.污染来源不明的,立即向镇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镇政府分管领导:汤银生199*****1872 生态环境岗:陈国林 182*****8881 水利岗:李观兴 152*****1737 应急安全岗:陈国林 182*****8881 派出所:吴大勇 139*****9519 卫生院:汤慈华 189*****3598 |
|||
应急监测 |
无应急监测条件,必要时请求县级监测站支援或委托第三方监测。 |
|||
应急响应 |
大坑村千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及上游污染源较少,生态保持良好,突发环境事件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泥沙堆积、水质浑浊、管道堵塞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1、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确认取水口及上游水体情况,若取水口尚未受影响,但上游水体已出现泥沙增多、水质浑浊现象,应采取预警行动,实时关注取水口水质变化。 2、若发现上游来水泥沙较多,可能影响取水口水质,可在取水口上游用沙袋设置简易拦水坝,对来水进行沉淀预处理。 3、若取水口处已堆积大量泥沙、落叶等,应在取水口管道前增加过滤设施,可自制过滤桶等,尽量减少泥沙、落叶进入供水管道,并对取水口泥沙进行清除。 4、若沉砂池、蓄水池表面漂浮较多污染物,应及时打捞清除;若水质浑浊,可投加适量絮凝剂,加速污染物沉淀。 5、若供水管道已被堵塞,应立即评估现有蓄水量可维持供水时间,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尽量延长生活用水供水时间,并立即对供水管道进行疏通和清理,及时恢复供水。 6、村两委要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跟踪,特别在停水或供水不稳定时向群众发布停水的原因、应急处置的进展、预计恢复供水的时间等,杜绝谣言滋生,避免群众恐慌。 7、若出现群众因水质恶化导致腹痛、呕吐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卫生院就诊,较严重的,及时送往县医院就诊。同时,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群众切勿饮用。 |
|||
供水保障 |
1、若因泥沙导致水质浑浊,则增加沉淀时间,并通知各家各户对来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 2、若无法及时恢复供水且对群众生活带来影响,可请求上级部门支援,从周边供水充足区域用水箱、水桶等采水供给群众使用,或联系应急水车供水; 3、若供水仍无法保障,应购买桶装水满足群众最基础生活需要。 |
|||
应急物资 |
应急物资:编织袋350个、强光手电筒 5个、安全绳1500米、雨衣5件、雨鞋5双、锄头5把、铁锹2把、畚箕3个、砍刀5把、报警器1个、头盔10个、被子5张、急救箱1个 村应急库:大坑村村委会 联系人:官永生 联系电话:139*****3776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