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县“学史力行,建设开放发展新侨乡”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展示(三)

日期:2022-01-26 16:03 来源:明溪在线
| | | |
  编者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明溪县坚持把学史力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贯穿全过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县各级各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巩固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即日起,由中共明溪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学史力行,建设开放发展新侨乡”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展示专栏,集中展示一批优秀案例,努力营造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浓厚氛围。

  民政局:严防“漏保漏救” 兜住民生底线

  实施背景
  为整治困难群众“漏保”“漏救”问题,加强低保、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县民政局决定就“整治困难群众‘漏保’‘漏救’”问题开展“点题整治”专项行动。
  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分解任务,保证工作的精准度。二是抓好工作主体,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共同推进工作部署,确保责任到岗到位。三是严防“漏保”“漏救”。通过采取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方式,逐一排查到位,了解掌握困难家庭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实时跟踪,动态管理。
  (二)改变工作方法,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不将省家庭经济核对平台提供的信息作为低保评定的唯一依据,根据入户调查实际情况予以认定,把家庭成员中有出国但没赚到钱的、有工商注册未开展活动且无法注销等确实困难家庭纳入低保,今年来,我县已将此类对象共有3户4人纳入低保兜底保障范围。同时通过轻松筹、水滴筹求助信息和慈善组织的活动以及信访等事项中发现“漏保”“漏救”线索。
  (三)强化部门联动,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密切与乡村振兴、医保、残联、人社、应急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将阶段性摸排和常态化监测相结合,运用信息核对、入户调查等方式,加强主动识别和监测预警,及时更新排查对象名单,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监督检查。一是广宣传。结合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救助开放日、慈善日、重阳节等活动对社会救助政策进行宣传,发放各类宣传单4760余份。二是强培训。全年组织对基层民政干部开展业务培训39场,培训人数达845人次。三是抓督查。对我县9个乡镇开展专项督查24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整改。
  工作成效
  开展困难群众“漏保”“漏救”问题点题整治工作以来,我县逐户逐人摸底排查特殊困难群体3186人,新增特困供养人员22人、低保保障人员273人,低保覆盖率达1.9%。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433.86万元,特困供养金479.72万元,提供临时救助32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22.03万元,共链接爱心企业、公益组织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帮助125例,发放助学金21.3万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心”模式打造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背景
  营商环境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县人社局立足职能职责,以服务企业、方便群众为抓手,让干部、信息“多跑路”,使企业、群众“少跑腿”,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人社模式”。
  主要做法
  (一)稳岗就业暖心,保障企业用工。通过“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就业援助月”等活动,依托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创业网、三明市一站式招聘网站等云招聘平台开展招聘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短信、LED显示屏、招聘长廊等方式免费发布招工信息,多渠道搭建求职者与企业招聘无缝对接平台。
  (二)培训工作尽心,推进技能提升。通过“明溪在线”、海报、横幅、印制宣传提纲等多种形式,宣传以工代训等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用好“企业、院校、培训机构、部门”四位一体培训机制,主动对接,凝聚合力,开展好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多样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三)“筑巢引凤”用心,助力返乡创业。一方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进一步强化职能、优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创业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培育优秀创业创新典型项目,评选县级优秀创业创新典型项目10个,获评市级优秀创业创新典型项目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共发放奖金28万元。
  (四)劳动保障安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推进“两网化”管理为抓手,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组织开展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书面审查、随机抽查、诚信评价等工作,抓紧抓实劳动保障监察。
  (五)便民惠民贴心,提高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风险点”,扎实开展“人社局长走流程”活动,对办事流程进行排查、梳理,通过推进“人社好办快办行动”,实现更多事项“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完善服务流程,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工作成效
  一是就业创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2021年,共组织招聘活动15场,为189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信息3641个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2期,参训人员3227人次;为创业者发放贷款130万元,为打造最优质的营商环境聚力。二是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拖欠工资现象被有效遏制,2021年,协调欠薪案件51起,涉及职工208人,解决拖欠工资247万元,为打造最具温度的营商环境增色。三是服务水平提质提速提效,2021年,我局窗口办理各类服务事项44175件,其中办理“一趟不用跑”事项28816件、“最多跑一趟”事项15452件,服务窗口好评率达99.99%,为打造最省心的营商环境赋能。

  林业局:党建引领科特派 为民解忧促振兴

  实施背景
  为加强党史宣传、促进科技推广出新招,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百姓致富出新力,通过创新升级“党建+科技特派服务团”服务模式,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深度”更有“温度”。
  主要做法
  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穿到工作中,壮大服务队伍,提升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及科技特派员专业技术特长,为群众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平台。
  一是“送”人才。选派53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党员20名)组建8个林业科技特派服务团分队,由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领队,通过实施“组团式”“订单式”科技服务,与20余家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林场及林农结对服务,开展“1+1”精准帮扶180余次,为林农、林企等解决林业生产上关键技术问题。
  二是“送”知识。通过现场培训、示范演示、产品展示等方式,面对面推介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组建科技服务微信群,利用电话、微信、视频培训等,精准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创业指导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提升服务对象林业生产技能。
  三是“送”技术。与南方制药有限公司签定技术帮扶框架协议,指导完成枝叶烘烤工艺改造、新建红豆杉紫杉烷类原料基地500亩、推广紫杉醇原料林高效培育技术3000亩;指导康之源油茶专业合作社改进油茶富民产业基地技术管理经营;指导沃林生物有限公司解决南方1号红豆杉田间种植技术难题。
  工作成效
  通过提供专业咨询、现场技术指导、协助或参与相关建设规划、项目申报等形式,进一步巩固生态基础、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梳理林业惠农政策20余条,分发宣传手册1000余份,切实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发展“生态观鸟+森林康养”产业,注册成立5家“村社合一”观鸟合作社、12个森林康养基地、9家三星级森林人家;推行林票制度改革,县侨乡林场与27个村开展森林资源合作经营5037亩,制发林票1370万元;发展壮大林药种植规模,完成林下中药材种植3900亩,明溪县夏阳乡中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云石中草药有限公司)获评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明溪县获评2022-2024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胡坊镇获评2022-2024省级林下经济重点乡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在全省首创“益林贷”并推出“益林贷”2.0版,累计发放贷款7332万元,受益林农735户,为乡村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瀚仙镇:奏响整治四部曲,人居环境再提升

  实施背景
  瀚仙镇龙湖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是闽学鼻祖杨时的出生地,为进一步美化景区,营造安全、整洁和舒适的村民居住环境,今年以来,瀚仙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扎实推进龙湖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幸福指数。
  主要做法
  一是围绕“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按照龙湖村实际,聘请省地质测绘院,按照“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要求,精准落实“三区三线”,在规划成果上形成“一张图”,目前《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村庄规划(2019-2035年)》已入选全国、全省村庄规划优秀案例。
  二是持续“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龙湖村以“跨村联建”“实习村干部”“书记金融助理”模式,组建党建服务队、困难帮扶队、巾帼助力队、三农服务队、纠纷调解队五支服务队,制定了龙湖村“我为民办实事”清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截至目前共解决路灯照明、夜景装饰、绿化美化等方面实际问题10项,真正做到以实事映初心,以服务暖民心。
  三是注重“整”,深化村庄清洁行动。镇挂村工作队、村两委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主线工作,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突出群众主体作用,集中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农村乱堆乱放问题、沟渠河道、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截至目前通过进村入户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800人次。
  四是突出“特”,推进产业提质增效。以“党建+产业+乡村振兴”为载体,创建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打造“一村一品”党建工程。依托杨时文化资源,打响“杨时故居”品牌,重展杨时故里风貌,全面完成杨时展馆、村居环境整治、杨时公园景观改造、荷塘栈道建设、龙池公园改扩建、龟山书院建设、等项目。
  工作成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瀚仙镇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全方位、深层次巩固和提升全镇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提升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幸福指数,已完成全镇11个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35次,受益400余户6000余人。通过逐村集中整治,促使环境卫生“大起底”“大改善”创造环境美、生态美、风貌美的美丽乡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推动全镇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