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县“学史力行,建设开放发展新侨乡”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展示(一)

日期:2022-01-14 15:40 来源:明溪在线
| | | |
  编者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明溪县坚持把学史力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贯穿全过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县各级各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巩固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即日起,由中共明溪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学史力行,建设开放发展新侨乡”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展示专栏,集中展示一批优秀案例,努力营造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浓厚氛围。

  自然资源局:化解登记历史问题,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实施背景
  明溪县域内依然存在土地、房产分散登记时遗留的历史问题造成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的情况,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高不动产登记质量和效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妥善处理登记历史遗留问题。2021年8月,成立工作攻坚组,逐步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主要做法
  一、统筹推进,组建工作专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由自然资源、住建、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由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各部门各司其责,挂图作战,全面摸排存在问题的项目。工作组采取周例会、月小结方式,商讨研究政策,逐步推进工作开展,全力推进问题化解。
  二、部门联动,细化攻坚台账。建立细化攻坚台账,明确各个项目在解决产权登记过程存在的难点、堵点,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完善解决措施和完成时限等信息数据,攻坚工作组按照台账进行调度督导。各部门各司其职,联动推进项目攻坚工作,县住建局负责跟踪落实消防整改、竣工验收备案等工作;县税务局负责配合做好税费征缴等工作;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协调各部门会商进度情况,全面开展权籍调查,积极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安排专人专班服务历史遗留问题小区的登记工作。
  三、明确思路,落实“尊重历史、无错优先”原则。工作组明确“尊重历史、无错优先”的攻坚原则,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的指导意见,实行“证办分离”,“办证、追缴、查处”同步推进等办法,加快推进问题化解,最大限度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以因开发商过错或部分群众违规建设等问题,让无错群众“买单”。
  四、实事求是,严格出具等效文件。按照尊重历史、尊重现状、敢于担当、化解问题的原则,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充分应用历史沿革资料、第三方鉴定或评估等各种方式进行分析,出具与许可文件具有等同效力的说明、证明等文件,解决无法办理完善相关审批手续的问题。
  工作成效
  在工作组的全力调动和各部门的联动协作下,对摸排出的项目取得初步成效。已经完成办理总确权开发商楼盘项目2个,共涉及群众301户,部分群众已经陆续会同开发商申请登记并取得了产权证。同时还解决了县域内集资房,房改房,个人自建房等历史遗留问题共6宗,涉及群众52户;园区企业历史遗留问题3宗,涉及土地面积48899.76平方米,建筑面积11722.55。

  公证处:“一码公证”,为侨服务“零距离”

  实施背景
  明溪县是新兴的内陆侨乡,素有“八闽旅欧第一县”之称,出国人员约1.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2%。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侨胞在办理房屋买卖、银行信贷转贷等业务过程中,回国现场签字和到大使馆办理正常委托手续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明溪县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创新为“侨”服务举措,于2021年6月7日起,推出了“零接触”线上公证业务,有效解决侨胞业务办理困难。
  主要做法
  一是“多方位”调研。为更好地服务侨胞侨眷,扎实做好“零接触”线上公证工作,明溪县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零接触线上公证”工作专班。5月底,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微信、电话征求意见等形式,深入了解侨胞侨眷在房屋买卖、房产抵押解押、银行信贷转贷等业务办理中存在的困难和诉求,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
  二是“全流程”服务。6月初,根据前期调研情况,明溪县以公证综合业务系统为载体,嵌入“零接触”公证平台端口,实现远程“一码公证”。公证员在办证系统上生成“零接触”公证订单,向申请人发送订单专属“二维码”;申请人扫码进入“零接触”公证平台,完成身份核验、文书预览及签署等;最后,申请人与公证员视频连线,完成线上公证。
  三是“高效率”办结。公证处完成审核后,一小时内即可出具公证书。国内受托人可选择快递邮寄或自取方式领取公证书,帮助侨胞到相关部门代办房屋买卖、房产抵押解押、银行信贷转贷等业务。
  工作成效
  实施“零接触”公证服务,不仅减少了侨胞流动风险,节约往返机票等经济成本,也缩短了业务办理周期,给国外侨胞和出行不便的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真正实现公证“零接触”“零跑腿”,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目前,已办结“零接触”线上公证书98份。“零接触”为侨服务等做法已逐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2021年10月,明溪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探索境外(异地)办理不动产登记路径,实行境外(异地)直接申办模式,已完成多起境外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教育局:公益课堂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实施背景
  明溪县是新兴的内陆侨乡,素有“八闽旅欧第一县”之称,出国人员约1.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2%。出国热潮下,伴随而来的是留守儿童日益增多,暑期学生“看护难”问题日渐突出。2021年7月,明溪县教育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0号)精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遵循学校主动、社会参与、教师自愿、学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制定下发《明溪县公办学校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积极开展公办学校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主要做法
  一是前期宣传。各公办暑托学校通过微信、网站、宣传单、《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宣传暑期主题活动,向社会公示暑期活动项目。
  二是突出特色。各公办暑托学校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向全县青少年提供益智及兴趣特长培训,设置体育健康、艺术培训、文化熏陶、科技制作、武术棋类、社会实践等课程。
  三是先行先试。试点工作安排在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城关中心小学、校外活动中心、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五所公办学校承担本次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活动时间为2021年7月8日-2021年8月15日(不含双休日)。每天实施“3+2”模式,即:上午3节课、下午2节课。
  四是总结提升。暑托服务项目共12个大项39个小项,开设210个班,参加托管的学员达到3500多人次。通过取得的成绩,总结此次暑托服务的启示性、经验性做法,作为今后工作坚持和遵循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
  工作成效
  当前,双减工作正在持续发力,如何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和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此次暑托服务通过暑期红色研学实践、劳动实践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实地学习体验我县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为中小学生打造多彩的暑期生活,既有效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也让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方面整合教育、文旅、社区、团县委、妇联、关工委等多部门资源;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团体、协会、学校教职工、离退休教师、干部、社工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家长等协同参与,开展各项公益惠民服务,累计为260位学生减免9万余元费用,受益学生3500多人次,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城关乡:“调”小纠纷“筑”大平安

  实施背景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明溪县城关乡创新设立“说事评理室”,为群众搭建了一个有事大家说、有难大家帮、有理大家评的家门口一次性矛盾纠纷解决平台,转变了从有事找干部到有事大家评的调解模式,有效解决了各类矛盾纠纷。
  主要做法
  一是提供一个有事大家说的场所。建立以党支部、村委会主要领导负总责,调解主任具体抓,指定专人或设立专班接待村民说事的工作机制。采取村“两委”值班制,耐心、真心、公心接待每一位来说事评理的群众,做到接待地点、接待人员、接待程序三公开进行说事、议事、办事 。为群众提供一个说事的地方,搭建一个评理的平台,解决群众难事,消除社会矛盾,促进乡村振兴。
  二是创新一种化解纠纷的调解模式。“说事评理”模式是为群众解难事的调解新模式,由发生纠纷的双方说事,评理团成员评理,专职调解员根据评理结果制定纠纷解决方案,引导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对能够处理的问题当场给予答复;对一时不能处理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限时解决,每月梳理、分类、汇总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创新矛盾纠纷解决模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化解在村小组,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
  三是培养一批知法懂法的“法律明白人”。为保证调解的公平公正,“说事评理”设定了严谨的评理规则与调解程序。由各村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群众代表、公益律师、人大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贤达人士等组成说事评理团,协调、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纠纷。组织培养60余名“法律明白人”参与协调“说事评理”,实现了村村都有“法律明白人”,处处问题有人调的农村基层治理网络。
  工作成效
  “说事评理”模式成为了一项集化解信访问题、调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法规、促进乡村振兴、提升村民法治思维等功能为一体的重要机制,成为城关乡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层自治的有效手段之一,做到“有事来评理,大事变小事,小事变无事,平安不出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说事评理室”作为微矛盾“消灭器”,“调”小纠纷“筑”大平安作用初步显现,成功组织了100余次“说事评理”活动,化解信访问题5个,调解矛盾纠纷95件。

  雪峰镇:建设长者助餐点,实现“食”有所依

  实施背景
  雪峰镇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3874人,占户籍总人口数的10.1%,一些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体弱老人身体机能下降陷入“买菜难、做饭难、吃饭难”问题。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雪峰镇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于2021年10月,建设紫岭社区长者助餐点,着力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让老人们“食”有所依,老有所“乐”。
  主要做法
  一是聚焦“准度”,开展调查摸底。为建好紫岭社区居家社区长者助餐点,雪峰镇抽调镇干部与社区工作人员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居民夜谈会”、邻里驿站、“访民情、解民忧”下基层活动等,深入社区,深入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体弱人群等特殊老年人群体中,通过话家常等方式收集意见与建议,共梳理老年人“吃饭难”等问题建议42条,确保组织决策与群众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切实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二是聚焦“精度”,创新建设模式。根据前期摸底和群众需求,雪峰镇将紫岭社区长者助餐点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项目,积极申请县民政局支持,投资30万元,采用公建民营、政府补贴与企业自主经营相结合的形式运营。助餐工作的标准套餐以“一荤两素一主食”为基本标准,餐费实行市场指导价,60周岁以上老人按市场价的八折计取。特定六类老年人,每人每天限一餐政府补助4元。
  三是聚焦“温度”,优化适老服务。将长者助餐点作为紫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拓展延伸,优化服务内容,为老年服务对象提供助餐、助行、助医等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不定期开展老年人免费体检、老年人健康心理讲座、中医理疗进社区等惠民活动,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工作成效
  12月28日,雪峰镇紫岭社区助餐点正式开业,助餐点改善了留守孤寡老人伙食条件的同时,又保障了用餐安全与营养摄入,深受广大老年群体的欢迎与好评。目前,已累计接待60岁以上老人500余人次。
  雪峰镇通过建设长者助餐点,不断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让老年人“吃”出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