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我被家长群里的假老师骗了!”
从5月20日接到报警,到披星戴月奔赴千里之外的湖南郴州,6月4日凌晨,安溪警方将两名冒充老师在微信家长群内行骗的诈骗分子谭某凯、谭某翔抓捕归案。
出于信任
19名家长上当受骗
“@全体成员,因疫情时期,特殊情况,现在学校推出一款补习资料,主要补习语数外三个重要科目,一共有三套资料,还有专业的老师网上辅导,资料费共计¥180。请家长们发红包到群里,备注好小孩的名称谢谢家长们的配合。”
当学生家长群里出现这样一位和老师同样头像、同样昵称的人,又拉进来一位自称是学校的财务,煞有介事地发出这么一段文字。安溪官桥某小学的19名家长,纷纷上当受骗。但是当真正的老师出来制止的时候,19名家长的3420元“资料费”已经被落入骗子的口袋,而骗子也早已逃之夭夭。
“看到别的家长交钱,我们也就交了,毕竟是为了小孩读书,谁也不愿意’慢人一拍’。”一家长在接受警方的询问时“无奈”地说道。
骗子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骗到这么多钱,离不开学生家长们对老师的“信任”,在收到信息后,大多数家长见费用不高且有人带头交钱,便选择相信老师,正是这份信任,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也正是这份信任,让我们见识到了诈骗分子为了骗钱无所不用其极的本质。
团伙作案
有人冒充老师 有人带头“交钱”
“涉疫类诈骗、冒充熟人类诈骗其实并不少见,但这伙骗子‘很聪明’!”办案民警王槐宗在介绍案情的时候如此说道。骗子一开始通过网上买来的二维码,进入到学生家长群中,并选择在老师忙于备课的时候对学生家长行骗,而且分工十分明确,有人负责冒充老师,有人负责冒充学校财务,有人负责带头交钱,正是这样环环相扣的套路,才让学生家长们一步步落入骗子的陷阱当中。
除了案情本身,这起案件暴露出来的其它问题同样细思极恐。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办案民警就注意到骗子一开始进群的二维码“很不简单”。据被抓获谭某凯交代,他们进群并非通过什么“高明”的技术手段,而是通过一张网上买来的二维码,而这个二维码则是前不久一名群里的学生微信被盗流出的。
“有专门的团伙从事买卖信息,再交由诈骗分子施骗。嚯,这不就是产业链么!”案件虽破,但办案民警并没有就此放松下来,对于嫌疑人用于实施诈骗的非法信息来源,安溪警方将进一步进行侦查,打掉这条“黑灰产业链”。
警方提示
广大学校、班主任
要核查确认QQ群、微信群内的家长身份
对身份存疑的成员尽快清除
家长们收到“交费”“转账”等通知时
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老师多方核实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
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实用攻略
市民如果发现自己
被人利用疫情实施诈骗
且已经通过微信转账了
可以这么操作
打开微信,点击“我”—支付—钱包—账单(在手机右上角)—找到具体那笔转账—对订单有疑惑—被骗
投诉—其他骗钱方式—填写“利用新冠疫情出售口罩或防护用具诈骗”—提交。
或者当发现
微信好友是骗子
直接点击对方的微信头像—点击右上角“…”—点击投诉—存在欺诈骗钱行为—肺炎疫情相关(募捐或其他诈骗)—提交投诉。
来源:安溪县公安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