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模范丨明溪王强:于无声处闯出生活新路

日期:2025-03-17 09:45 来源:明溪县残联
| | | |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却拥有无比强大的内心和令人钦佩的精神力量,用辛勤的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聆听自强之声,汲取奋进的力量。

  在明溪县瀚仙镇石灰庵村王强家的小院里,蔬果飘香、鸡鸭成群,院里的犬吠声不时回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这一切,对于王强而言都是无声的。今年35岁的王强是一位先天听障人士,听不到讲不清。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给鸡喂食,他看上去身形健硕,精神抖擞。

  笔者通过与王强笔谈以及从王强父母的讲述中了解他的创业故事。

  他毕业于三明特殊教育学校初中的王强,虽然生活在无声世界里,却有着灵活的头脑和极强的动手能力,比如帮助村民修理手机、家电的小毛病这类事对于他来说不在话下,他还在网上自学琉璃瓦搭建技术,将自家屋顶修缮得妥妥当当。
  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王强心中燃起创业的火苗。2017年,一个偶然的契机,他留意到邻居养殖鸡鸭一年也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便萌生了在家饲养鸡鸭的想法。无奈家中经济拮据,计划只能搁置。
  转机很快到来,瀚仙镇残联入户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其中的鸡鸭养殖项目使他眼前一亮,他很快就报了名。然而,创业是一条荆棘满布之路,平常人尚且接连碰壁,何况是无法言语的王强。
  最初的创业并不顺利,面临着资金、场地、技术的多重困难。县残联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带来了政策扶持,资助他搭建鸡舍,购买鸡、鸭苗和饲料,助力王强养殖事业起步。
  “县残联等部门对我们非常关心,多次帮我们申请创业资金补助,鼓励我们树立生活信心,我们心里非常感谢。”王强的父亲王文根说。
王强正在喂鸡
  由于缺少养殖经验,鸡、鸭混养,养殖空间密集、水不流通,疾病在家禽中悄然蔓延,鸡苗一只只倒下,4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当时第一批购买的130只鸡、鸭苗死了一半。”王强的母亲汤小英回忆。
  为了早日掌握养殖技术,提高家禽存活率,王强与家人虚心向同行求教,查阅养殖资料,不断摸索实践。经过两次改造,他们搭建起了双层鸡舍,拓宽了养殖空间,有效减少了病毒滋生,提高了鸡鸭的存活率。
  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眼看着鸡鸭就要到可以出栏的日子,销售又成了新难题。无法像他人一样在市场上吆喝售卖的王强把目光投向了手机上的购物软件。在微信上发朋友圈,线上售卖,既省了外出的人手,自己也能帮上忙。在亲戚、朋友的转发下,王强逐渐打开了鸡鸭的销路。
  创业途中总是充满波折。有一次,一夜间20多只鸡鸭丢失,损失上千元。面对损失,王强痛定思痛,转头往山里拉上电线,安装监控,实时关注鸡舍和鸭笼的状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父母和残联的帮助下,王强的鸡、鸭养殖逐渐走上正轨。他用玉米、地瓜等农作物喂养的鸡鸭,肉质紧实,滋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年节时分,线上销售火爆,吸引了不少客户慕名购买,还积累了一批回头客。如今,他的养殖场年出栏鸡鸭数百只,年收入达3万元。
  除了养殖鸡鸭,王强与家人还在家门口种植应季蔬菜。闲暇时,他还会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在寂静中耕耘,于无声处收获。王强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谱写出属于自己的致富乐章。对于未来,王强和家人充满了希望。父亲王文根表示,他们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收入,同时希望王强学一门手艺,早日成家立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