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倡议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通向美丽新世界的桥梁,是获得光明的器官。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同时起始发病年龄又有不断下移的势头。明溪县教育局在此发出“爱眼护眼 从小做起”的倡议,愿和家长共同构筑学生预防近视的防线,请家长了解近视眼的发生原因、危害,并配合学校做好督促指导子女的视力保护工作。
学生篇——“九个”主动防控近视行为
1.树立健康第一意识。提升“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自觉做到爱眼护眼,远离近视,让自己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关注自身视力状况。可以交替遮盖眼睛自查视力,如发现单眼或双眼视力有明显变化,自觉告知师长,寻求医疗干预。
3.掌握近视防控常识。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知道什么是近视,近视是怎么发生的,主动学习近视防控知识。
4.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目”浴阳光,每天 2 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 次以上,掌握 1-2 项体育运动技能。
5.科学使用电子产品。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特别非学习目的,少看电视。遵循“20-20-20”法则,即观看电子屏幕 20分钟后,要抬头远眺 20 英尺(6 米)外,20 秒钟以上。
6.规范做好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缓解眼疲劳的一种眼保健方式,规范眼保健操手法,正确地按摩穴位,以感觉到酸胀为度。眼保健操之前要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7.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握笔手指与笔尖之间一寸),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
8.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不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9.形成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 10 小时。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控制甜食、油炸食品的摄入量,少喝碳酸饮料、多吃水果蔬菜。
家长篇——“九个”主要监护用眼习惯
1.树立科学防控观念。家庭首先要履行“视防”监护责任,要确立近视“可防、可控、可矫正,不可治愈”的基本观念,学习并掌握科学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知识。
2.家长必须率先垂范。家长不做“手机控”“电视控”“电脑控”,积极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3.时刻关注孩子视力。0—6 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当发现孩子出现歪头视物、频繁眯眼、挤眼等近视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带其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4.增加户外锻炼活动。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户外体育锻炼或适当户外劳动,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 60 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5.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视屏时遵循“20-20-20”法则,即观看电子屏幕 20 分钟后,要抬头远眺 20 英尺(6 米)外 20 秒钟以上。
6.监督正确读写姿势。家长要改变“重治轻防”观念,监督孩子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握笔手指与笔尖之间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 40 分钟。
7.提供良好视觉环境。家庭要保证孩子阅读书写时充足的光照亮度,使用色温可调的 LED 读写作业台灯,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不宜使用未带灯罩的裸灯照明。同时,提供适宜的书桌椅。根据“坐于椅子(凳子)上大腿与小腿垂直、背挺直时上臂下垂其手肘在桌面以下 3—4 厘米”监测原则,调整书桌椅高度。
8.减轻课余学习负担。家庭要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不盲目参加校外培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合理安排孩子学习和锻炼身体的时间。
9.要保障睡眠与营养。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 10 个小时,提供均衡膳食,控制孩子甜食、油炸食品的摄入量。
明溪县教育局
2021年9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