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全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机遇,把促发展、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克难攻坚,加强统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目标任务。初步统计:全县生产总值实现25.92亿元,比增13.6%;财政总收入1.21亿元,比增8.3%,其中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357万元,比增15.31%。
㈠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一产业增加值8.29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8.99亿元,比增22.6%;第三产业增加值8.64亿元, 比增12.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32.2∶34.8调整为32∶34.7∶33.3。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2.83亿元,比增6.1%。粮食播种面积完成26.9万亩,粮食总产量9.4万吨。新植红豆杉2171亩、专用薯类5300亩,新增速生丰产林2.4万亩;种植烤烟2.73万亩,收购烟叶8.03万担。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全县完成生猪饲养8.75万头,比增8.42%,其中出栏5.88万头,比增8.4 %,存栏2.87万头,比上年有所提高;屠宰肉牛5020头,肉蛋奶产量达8548吨,比增8.8 %。农业科技推广加快,引进推广新品种48个、新农药36万亩次、新肥料2.2万亩次、新技术13项、新农机具5种。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 民生水利工程、烟基建设、土地整理、移民后期扶持等项目投资9581万元。
工业持续较快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0.79亿元,比增20.2%,完成年初目标的91.3%;增加值6.64亿元,比增18.3%。生物、食品加工、机械加工、新材料、林竹等五大产业完成产值13.48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54.5%。全社会用电量1.39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0.77亿千瓦时。生态工业园区逐步壮大,新引进入园项目11个,入园企业累计达44家,实现工业产值4.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3.23%,在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日益提高。
服务业持续发展。商贸、物流有新发展,美金贸易商行等2家企业发展为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宏盛汽车货运公司等3家商贸运输企业注册落地,四方物流等规模物流项目引进实施。生态旅游逐步推进,完成全县旅游资源调查和玉虚洞、颐和洞景区地质勘探,与闽粤赣三省七市34个中央苏区县签订红色旅游联盟合作协议,南山遗址列入列入省级涉台文物。消费市场逐步繁荣,“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活动有序开展。金融业运行平稳,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51亿元,增长19.1%;各项贷款余额8.78亿元,增长29.5%。
㈡项目带动成效显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2亿元, 比增22.6%,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8亿元, 比增33.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亿元, 比增2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3亿元, 比增1.6%。
重点项目支撑有力。县级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69个县级在建和预备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8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5.3%,其中工业性项目完成投资8.36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1.9%,占已投资总额的76%。在建项目有序推进,47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1.59亿元,占年度计划87.1%,其中:1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并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投产率达29.8%。预备项目有效提升,22个预备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6亿元,占年度计划35.1%,其中:14个重点项目转入实施,转化率为63.6%。前期项目进展顺利,21个前期储备项目中,已有11个项目完成项目建议书、预可研报告或项目规划等工作。项目储备有所突破,全年策划科技型、成长型、带动型、税源型项目70项,其中已转化实施23项,开工率达33%;储备项目中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储备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
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外贸出口实现1272万美元(海关数),比增4.3%。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385万美元,比增10%;实际利用外资(可比口径)1400万美元,比增16.1%;新增出口实绩企业6家。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通过香港、北京、泉州等地专场招商以及“6.18”、“9.8”、“11.6”等传统招商项目对接平台,签约合同项目数较往年有较大的提升。
扩大内需成效明显。积极向上对接有关扶持政策、策划并申报项目。抓好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目标要求,促进扩内需项目有效落实,共获扩内需补助资金3385万元。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谋划一批”的总体要求,做好“三级”项目储备工作,实行分级储备、动态管理。目前,县级储备库已储备项目180项,其中142项已列入省、市级储备、预备库。
㈢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484元和6192元,实际增长13.1%和8.6%。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04亿元,比增1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7%。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三清六改”整治活动、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有效开展,新建农村沼气池800口,建新房313户、建筑面积8.41万平方米;“造福工程”有序实施,搬迁居民1100人,开工建设王桥省级造福工程示范点。完成盖洋、城关、枫溪3个乡镇安全饮水改造,受益群众1.43万人。
基本保障全面推进。全县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1.05万人份,比增2.5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商业补充保险双轨推进,参保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推进,全县参合率达93.17%;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提高,开工建设盖洋敬老院,发放城市低保金140万元,农村低保金333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落实,按时足额发放机关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失业人员失业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助标准人均提高126元。
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1‰;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4.44%。
科教兴县成果明显。科技能力不断提高,通过了国家科技进步县考核验收,获国家创新资金立项1项,省市科技立项5项;海斯福化工有限公司年产千吨级全氟环氧丙烷及下游系列产品生产获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扶持;利用脉冲电场技术生产果蔬汁饮料、杉木大径材的产业化栽培等4个项目获福建省2009 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补助。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高考万人本科上线率居全市第四位,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7.33%,兑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资金532万元,发放农村寄宿制学生免费营养早餐工程资金139万元。
文体卫生健康发展。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启动有线数字电视转换工程,新建16个农家书屋和2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电影放映、“三下乡”、健身广场舞等活动火热开展;成功举办明溪首届全民运动会和红豆杉之乡艺术节。医疗水平稳步提升,完成县医院门诊楼、盖洋中心卫生院和瀚仙、雪峰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食品药品、信访稳定、残疾人事业等社会事业均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生态建设加速推进。生态示范建设有序推进,胡坊镇、夏阳乡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盖洋镇、夏坊乡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瀚仙镇石珩村省级生态村通过验收;君子峰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国家审批,核心区居民开始搬迁。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落实,关闭立窑水泥生产线3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8.3万吨;南方公司、海天蓝波公司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百事达公司废水治理实现在线监控;省道两侧、园区及乡镇企业锅炉窑炉黑烟有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投入运行。生态城区建设稳步开展,启动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9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趋好,但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主要有:经济总量偏小、重点产业优势不明显、工业企业的效益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主体税源培育亟待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这些问题有待于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改进。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可能,充分分析“十一五”目标任务,提出以下预期目标: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20%,第三产业增长1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6%;出口总值增长5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三、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0年是关系能否完成“十一五”规划既定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战胜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㈠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积极谋划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调度。紧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向,善抓机遇。今年是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此,要关注、研究宏观调控政策,未雨绸缪,应对变化。提升经济形势分析水平,加强对扩大消费、拉动民间投资、培育新兴产业等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抓好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协调调度,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强化生产要素的供给保障工作。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好“十一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良好发展基础。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定位,结合《明溪县贯彻落实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做好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抓好全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发展和城乡建设发展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年内完成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㈡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抓好项目建设。2010年计划实施县级重点项目96个,其中:在建项目31个,计划投资6.3亿元,当年要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80%以上;预备重点项目33个,计划投资6.13亿元,当年开工率要达到60%以上;前期储备项目32个,争取更多的项目能转化实施。二是抓好项目储备。根据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紧紧围绕明溪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认真研究国家加大信贷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政策,重点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市计划盘子,努力形成“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准备开工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三是抓好项目招商。实行县领导挂帅部门捆绑招商引资责任制、乡镇招商引资责任制和产业(事业)发展行动计划重大项目推进组招商引资责任制,依靠团队运作提升引资水平;精心组织“6·18”、“9·8”、“11·6”等重点专场招商活动,进一步完善专场招商考评办法,建立责任单位牵头抓签约项目落实的机制,切实提高专场招商的实效性。有效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深入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活动,拉动周边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继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强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监测和调控,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着力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积极引导生产型出口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进一步提高化工等新型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并引导企业抓住国家调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机遇,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继续扩大农林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突出发展特色工业产业。围绕《发展明溪工业行动计划》,生物产业:要做强南方制药、紫杉园生物、海天蓝波生物、金草、绿宝药业等重点企业。新材料产业:要重点抓好氟化工研究院建设和含氟精细化学品研发项目,加快推进中硅科技发展。机械零部件产业:要在做强斯特力气动工具、明信橡塑等企业的同时,加快中星阀门、同三阀门项目建设。食品加工产业:要加快推进百事达公司淀粉生产期延展、医用淀粉生产及薯渣综合利用,森美食品二期扩建及果胶生产线、恒香精制茶油提取加工等项目的实施。林产加工产业:要加快福明辉纸业项目建设,争取尽早投产。繁荣新兴服务业市场。积极开发农村休闲游项目,推进生态旅游、乡村休闲、农业观光、农产品深加工等旅游休闲体系建设;加快抓好南山考古遗址文化公园、玉虚洞生态度假区、雪峰山和紫云森林公园等重点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四星级酒店建设,鼓励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强化财政金融支撑作用。不断完善金融支撑环境,抓住国家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创新信贷融资服务,培育壮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搭建有效的政银企互动合作平台,促进金融机构扩大有效信贷投放。持续抓好财政税收工作,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抓财源培植,以重点项目、优势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园区建设等为重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支持重点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全县经济加快发展,形成新的财税增长点。
㈣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向农村倾斜的机遇,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小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节水灌溉示范更新改造工程,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做好民生水利工程、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的实施,年内完成农田基本投入5230万元,改善农田2.3万亩。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认真实施瀚仙镇、夏阳乡、夏坊乡等乡镇安全饮水项目,解决1.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安野高新农业、中药材产业化基地、金线莲规模化种植等项目建设;加快农业品牌创建,争创一批国家、省、市级名优农产品品牌,力争更多农业品牌获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继续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外出务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快创新扶贫开发机制,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脱贫致富,继续做好以工代赈和扶贫工作,减少贫困人口。
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完成南关溪拆迁工作;启动西门片区拆迁改造前期工作,实施长途汽车站搬迁、下白莲行政办公区建设及县邮政综合楼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区建设,抓好福溪安置小区、明月安置小区等房地产项目开发。加快城乡建设规划,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乡镇集镇的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流域环境整治。严格保护辖区流域沿岸一重山范围内生态环境,完成沙溪、夏阳、夏坊、枫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快君子峰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重点矿业开采区、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集约利用能源和矿产资源。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落实“十一五”规划节能目标分解方案和“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开展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控制新污染。抓紧落实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依法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企业。
㈥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落实社会基本保障。改善基本医疗保障。加强城乡医保自然增长和动态管理,不断扩大城乡医保覆盖面,调整新农合基金统筹标准,完善补助政策,力争全县参合率达95%以上。改善基本生活保障。认真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低保对象的保障水平和补助标准。改善群众住房保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内建设廉租住房90套。继续实施农村“造福工程”,搬迁边远山区、低洼点等居民500人,加快推进省造福工程示范点王桥新村建设。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区中小学升级改造步伐;做好县实验小学迁建前期工作,第二实验小学投入使用;动工县一中、城关中学扩建,动工建设翰臣中学;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的校舍安全和教学质量。全力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重点抓好县人力市场建设;建立就业援助制度,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6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1900人以上,实现职业技能鉴定4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动工新建县妇幼保健所综合楼和县医院业务用房扩建工程,完成县中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重点抓好县体育馆、乡镇文化站等工程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启动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突出抓好南山遗址保护规划,实施南山考古遗址文化公园、文峰塔、防洪工程等项目,力争晋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促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体系建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附件:明溪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明溪县人民政府
二0一0年三月
附件 明溪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
指 标 名 称 |
计量单位 |
2009年快报数 |
2010年预期目标 | ||
绝对值 |
比增(%) |
绝对值 |
比增(%) | ||
一、国内生产总值 |
亿元 |
25.92 |
13.6 |
28.87 |
13.0 |
第一产业 |
亿元 |
8.29 |
5.7 |
8.51 |
5.5 |
第二产业 |
亿元 |
8.99 |
22.6 |
10.37 |
20.0 |
第三产业 |
亿元 |
8.64 |
12.2 |
9.99 |
10.0 |
二、农林牧渔总产值 |
亿元 |
12.83 |
6.1 |
13.60 |
6.0 |
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20.79 |
20.2 |
28.20 |
35.6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6.64 |
18.3 |
8.65 |
29.0 |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22.42 |
20.5 |
28.02 |
25.0 |
#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6.07 |
33.3 |
20.11 |
25.0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亿元 |
2.51 |
25 |
3.13 |
25.0 |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6.33 |
1.6 |
7.91 |
25.0 |
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
98.7 |
|
104以内 |
104以内 |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7.04 |
18 |
8.70 |
21.3 |
七、出口总值(海关口径) |
万美元 |
1272 |
4.3 |
2000.00 |
57.0 |
八、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 |
万美元 |
385 |
10 |
421.30 |
10.0 |
实际利用外资(可比口径) |
万美元 |
1400 |
16.1 |
1540.00 |
10.0 |
九、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 |
万元 |
7357 |
15.3 |
8357.00 |
13.6 |
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3484 |
13.1 |
14563.00 |
8.0 |
十一、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6192 |
8.6 |
6662.90 |
7.0 |
十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人 |
1310 |
1310 |
|
960以上 |
十三、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69 |
|
|
≤4 |
十四、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2.91 |
2.91 |
|
≤7 |
备注:2009年出口总值(海关口径)绝对值为1-11月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项指标增长数均为实际增长数。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