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坊镇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阶段成果公布(七)
村级债务不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为有效防范和化解村级债务,今年9月,我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村级债务管理制度,从监管到施策,加强监管防止新增债务,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债务管理。
一、加强监管,防止新增债务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务审批、资金使用、票据管理等规定,规范村级财务行为。实行村级债务举债审批制度,村级组织确需举债的,必须事先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说明举债原因、用途、规模、偿还计划等,经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按照相关程序办理举债手续。加强对村级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防止挪作他用。对违规举债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盘活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级自身的造血功能。例如,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或文化遗产,开发旅游项目或者特色农产品,从而创造经济收益。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房屋、山林等资产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分类施策,逐步化解债务
对已经形成的债务,要进行分类梳理,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逐步偿还债务。对于公益性债务,如农村道路建设、水利设施修建等,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和项目资金,通过政府补贴、项目整合等方式逐步化解;对于经营性债务,如村办企业贷款等,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方式,提高村集体收入,增强偿债能力;对于个人借款形成的高息债务,与债权人协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将利息调整到合理水平,减轻债务负担。对于一些因历史原因形成、确实无法偿还的“呆账”“死账”,在履行民主程序和相关审批手续后,进行核销处理。
四、全面清查,摸清债务底数
成立由乡镇政府牵头,财政所、农经站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村级债务清查工作小组,对村级债务进行全面清查。按照债务来源、用途、金额、期限等要素,详细登记每一笔债务信息,建立村级债务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账目不清、资料不全等问题,要通过查阅历史档案、走访当事人等方式,进行核实和完善,确保债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完善机制,规范债务管理
建立村级债务动态监测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村级债务的规模、结构、变化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债务风险问题,确保村级债务的安全。完善村级债务公开制度,定期将村级债务情况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债务管理的透明度。加强对村级干部的财务管理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规范村级债务管理行为。
六、发展经济,增强偿债能力
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济实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向经济薄弱村倾斜,帮助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偿债能力。探索建立“企业+部门+村”结对帮扶机制,组织企业、县直部门与债务较重的村结对,通过资金支持、项目帮扶、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村级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