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全县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基本情况
1、1-7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2579万元,占年初预算54734万元的59.52%,比上年同期27980万元增收4599万元,增长16.44%。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2312万元,占年初预算20302万元的60.64%,比上年同期11294万元增收1018万元,增长9.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67万元,占年初预算34432万元的58.86%,比上年同期16686万元增收3581万元,增长21.46%,增幅排名全市第八。
2、1-7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119万元,比上年同期102081万元减支6962万元,下降6.82%;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875万元,比上年同期94833万元减支5958万元,下降6.28%;乡镇支出6244万元,比上年同期7248万元减支1004万元,下降13.85%。
(二)基金预算收支基本情况
1、1-7月全县基金收入完成20892万元,占年初预算27700万元的75.42%,比上年同期20939万元减收47万元,下降0.2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完成20427万元,占年初预算27000万元的75.66%,比上年同期20611万元减收184万元,下降0.89%。
2、1-7月全县基金支出11387万元,占年初预算13250万元的85.94%,比上年同期43132万元减支31745万元,下降73.60%。其中:城乡社区支出9618万元(旧村复垦专项经费2316万元,房屋征迁项目补偿费2000万元,住建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000万元,海斯福五期及际头村搬迁土地及房屋补偿费500万元,发改局项目前期经费500万元,土地收储中心房屋征迁费用1500万元,南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征迁600万元)。
二、预算执行特点
(一)财政收入呈正增长
1-7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2579万元,占年初预算54734万元的59.52%,比上年同期27980万元增收4599万元,增长16.4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67万元,占年初预算34432万元的58.86%,超出序时进度0.5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16686万元增收3581万元,增长21.46%,增幅排名全市第八。
从结构上看,税收收入呈正增长,1-7月税性收入完成13399万元,同比增收1041万元,增长8.42%,占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6.11%,税性比下降7.95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呈正增长,1-7月非税收入完成6868万元,同比增收2540万元,增长58.69%,主要有罚没收入增收2153万元(公安局增收1312万元、国土局增收669万元),行政性收费收入增收408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入增收525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减收359万元。
从部门上看,税务、财政均增收。①税务部门1-7月完成(指地方级收入,下同)1379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2.43%,落后序时进度5.9个百分点,同比增收1083万元,增长8.52%。②财政部门1-7月完成收入647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9.69%,同比增收2498万元,增长62.87%。
从税种上看,主体税种、小税种均增收。1、主体税种1-7月完成9713万元,同比增收908万元,增长10.31%。①增值税入库5167万元,同比增收365万元,增长7.6%。②企业所得税入库3972万元,同比增收1245万元,增长45.65%。③个人所得税入库574万元,同比减收702万元,下降55.02%(主要是上年长兴萤石矿业有限公司股东股权转让个税680万元)。 2、地方小税种1-7月完成3686万元,同比增收133万元,增长3.74%,主要是契税增收216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增收92万元,房产税增收66万元,耕地占用税减收149万元。
(二)乡镇收入呈负增长,各乡镇增幅不均
1-7月乡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71万元,比上年同期4811万元减收840万元,下降17.46%。除沙溪、胡坊、雪峰收入正增长外,其余六个乡镇收入均呈现负增长。夏阳减收323万元(主要是明溪县长兴萤石矿业有限公司减收333万元);盖洋减收236万元(主要是三明九仙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减收79万元、福建省崇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减收71万元、福建省禹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减收42万元、福建省敢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增收12万元、福建省红日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增收10万元);城关减收217万元(主要是明溪县兴业萤石矿场减收152万元、明溪县金鑫萤石矿减收94万元、明溪县三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减收70万元、福建明源矿业有限公司增收134万元)。
(三)全县着力保障民生支出
1-7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119万元,比上年同期102081万元减支6962万元,下降6.82%,主要是上年债券支出16100万元,同比减支8066万元。其中,民生支出完成7452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78.35%,与去年同期相比减支7823万元,下降9.5%。
支出变动较大的科目有: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123万元,同比增支893万元,增长9.67%;2.教育支出22465万元,同比增支3576万元,增长18.93%;3.节能环保支出984万元,同比减支4503万元,下降82.07%;4.城乡社区支出7732万元,同比减支834万元,下降9.74%。5.农林水支出13711万元,同比增支1398万元,增长11.35%。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加强财源建设。一是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做好财源培植强化财政增收若干措施》,加大总部经济引进和建设力度,做大做实总部经济,产生实质性税收。二是及时兑现相关财政扶持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招商引资、总部经济、建筑业发展、促外贸稳增长及“一企一策”等积极财政政策,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在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上抓增收,着力培植纳税大户和新的税收增长点。三是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县工业园区、奋发产业园及军民融合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聚集,重点培育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四是加大企业科技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积极筹措资金统筹安排,优先保障重点科技支出需求,激发企业研发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二)积极组织收入。一是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加强与税务部门密切配合,及时了解税源情况,做好税收征管;加强综合治税协税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联系,加快信息传递,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和项目的税源监控,完善征管手段,堵塞征管漏洞;加强非税收入征缴工作,确保全县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用好苏区老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县等牌子,积极争取上级财力支持,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加强与发改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债券资金项目收集、整理、入库工作,争取更多债券资金用于亟需的民生补短板项目;加强与各部门、各乡镇之间沟通联系,及时传递资金分配信息,积极组织申报项目,争取获得更多的上级支持。
(三)合理安排支出。继续贯彻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非重点、非急需项目支出,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做到精打细算、执守简朴、力戒浮华,努力在节支上下更大功夫。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级确定的保障范围和标准,足额保障基本民生和基层运转各项支出,兜实兜牢“三保”底线。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完善扶困助学机制;继续支持实验小学东部校区、实验幼儿园、第三实验小学及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二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支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保制度;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和困难群众补助标准;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小额贷款规模、下岗再就业、服务企业用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三是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继续支持县总医院门诊综合楼、核酸检测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四是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支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做好南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建设资金保障。五是加大社会管理创新投入。加大应急和社区网格化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投入;下移财力支持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切实增强各村、社区的运转经费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改革创新财政支持投入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匹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示范工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落实各项涉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巩固脱贫成果。继续保持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打破涉农资金使用的部门界限,整合部门间功能相似的扶贫项目资金,强化扶贫举措,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二是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三是强化保障机制。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健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进一步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五)提升理财水平。一是推进零基预算。把讲求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导向,推进零基预算与绩效管理充分融合,建立跟踪评价机制;健全绩效结果与支出预算挂钩机制,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评价结果未达到标准的,按一定比例压减、暂停或取消安排项目资金。二是加强财政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监测分析,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推进非税收入收缴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工作;加强库款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四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控增量、妥善处理存量,继续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隐性债务化解及政府债券还本付息工作,积极防范债务风险。五是完善投资评审管理。继续完善各项评审工作制度,建立中介机构考核机制,优化评审流程,提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效率,节约财政资金,保障全县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有序推进。六是强化财务风险防控。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检查职能,将财务管理作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教育,增强财务人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七是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服务优、效率高”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