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帘——一座皇帝赐名的历史文化名村
三明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一个由皇帝赐名的村庄,曾是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所在地,彭德怀、杨尚昆等红军领导住在御帘村张氏大祖屋内。几经风雨,御帘村逐步衰弱,成了一个破旧的小山村,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和修缮历史建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一个有故事的村庄
御帘村建村已有700多年,1273年始建,南宋进士张日中时任福建兴化通判,其携长子张幼厚从将乐外出寻找新的居住地,来到了这里,发现此地山峦重叠,树林茂密,溪水潺潺,鱼儿群群,就选定在此地住下,当时取名“渔林”,取“鱼多林茂”之意,古连闽中官道。
对于“御帘村”村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则故事。南宋末年,元军南下步步进逼,在福州即位的幼帝赵昰和他的母亲杨淑妃在文天祥护送下,逃往广东惠州时途经渔林,突然吹起了一阵风,赵昰所乘御轿的轿帘被卷走,被吹到了田间,由当地村民拾回送还。
幼帝赵昰一行人当天留在了渔林过夜,当地村民纷纷给他们送食物和生活用品,杨淑妃深感落难之时村民淳朴忠君爱国,让宋端宗赵昰赐“御帘”二字为村名。文天祥还赋诗一首:“山村何取御簾名,大宋南征重此行,珠箔忽因风卷去,芳名留与世恩荣”。这则故事也载入《张氏族谱》,自此,御帘村沿用端宗钦赐之名。
御帘村还是远近闻名的无蚊村。相传当年赵昰夜宿御帘村时,晚间青蛙叫声扰人,还有蚊子飞,他让随从将田里青蛙抓来,亲手用朱笔在青蛙头上点了一点,同时口中念道:“村中不许你吵闹,请到一里以外去叫。”
然后,皇帝令官员将青蛙放回田中,青蛙马上就不在村中叫了。此后,御帘村的青蛙头上就有了一个红点,并且村里夜间再也无蚊子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