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SM04114-3000-2025-00002
- 备注/文号:明农水〔2025〕12号
- 发布机构:县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1-24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努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
1.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全局法治建设。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贯彻普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把法治工作融入全局工作计划,与
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制定印发《2024年明溪县农业农村局普法责任清单》,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聘请冯永明为局法律顾问,推进农业普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扎实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新增17户学法用法示范户,完成88户学法用法示范户在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备案平台的录入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与学法用法示范户“结对子”,采取“一对多”方式,深入农村与学法用法示范户沟通交流,开展以案释法,以案说法,为示范户提供培育指导和跟踪服务。
3.开展农业政策法规宣传。一是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干部职工大会,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相关知识,要求局干部职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意识,在深入田间地头的同时向农户、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宣传常用法律知识。二是结合农安宣传日、生态环境日、网络安全日、全国科普日和世界粮食日等进村户入企社活动,共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宣传、民法典宣传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0场次,制作宣传标语条幅2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接受咨询200余人次。三是利用县法治公园普法责任田宣传栏,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让百姓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法治观、接受法治熏陶,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4.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依法动态调整权责清单,通过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认领行政许可事项289项。二是规范电子证照生成和应用,共生成电子证照8本。三是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93家次,抽查结果均向社会公开;录入行政检查等监管数据57条;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报送行政许可等信用信息14条。四是办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4件。
5.结合职能,依法开展农业水利行政执法。一是积极开展农资打假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42人(次) ,检查企业、农资经营门店102家次、抽检农药19批次、肥料21批次、种子抽检6批次,抽查谷种标签24,检测出不合格农资样品4个,立案查处销售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的肥料产品案3起,立案查处销售劣农药案1 起。二是加大养殖业、渔业生产领域的执法检查力度。组织执法人员86人次,检查畜禽、水产养殖场(户)32家次、屠宰企业6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7份,行政告诫书1份,立案查处3起,罚款人民币2000元。组织执法人员参与市支队联合执法行动3次,参与开展“清风行动”检查市场、餐饮场所等各类场所4次。三是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年排查农机具143台套,消除安全隐患6起。年检110台,转移登记7台,注销登记4台,公告报废2台,换证37本,与道安办、公安部门联合执法2次,协同自然资源局4次到乡镇核查图斑15个,并提出具体处理建议。四是开展农民负担领域执法工作。落实《福建省村级财务管理条例》执法事项,开展村财管理执法检查,发现8个违法事项,已整改到位。五是开展全县河长巡河3071次,巡河距离5946.79千米,委员河长巡河533次,巡河距离4502.79千米,专管员巡河32150次,上报涉水事件3481件,问题处置率99.45%;省平台下发疑似“四乱”图斑共十一批次314处、暗访事件48处;水利部“四乱”图斑8处,四乱问题3处,以上问题均全部整改完成,完成率达100%;县河长办本年度共计开展日常巡河以及明察暗访63次,发现涉河问题26处,目前所有涉河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完成率达100%。六是做好生产建设项目全过程水保监管工作,严格按照行政审批程序要求做好方案审批工作。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7个。切实加强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共检查项目27个,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跟踪督促,全面落实整改。2024年全年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9.33665万元。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7个,验收核查5个;七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已办取水许可证97套,合计取水量34.05亿立方米,征收水资源费 175万元。依法依规开展行政执法,出动巡河28次、执法人员103人次。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1.源头管控难度较大。随着电子商务和快递行业的异军突起,物流运输渠道多而杂乱,个别不法商贩直接送农资上门售卖,逃避监管,加大了农资监管源头管控的难度,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投入品使用范围缺乏控制手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法治宣传方式方法较单一。法治宣传形式单一,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高质量的普法宣传措施和形式较少。
3.普法宣传力度还不够。农业执法宣传的方式不多、密度不大,导致法规政策还未家喻户晓,守法用法意识还未深入人心。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1.按照县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大普法宣传和执法人员培训,着力提升农业依法行政能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十四五”全县农业农村事业健康发展。
2.继续加强农资产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定实施方案,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把涉及农资经营场所和农业生产企业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农资打假工作深入全县,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积极推动农资打假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
3.加强普法教育。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农村学法用法教育,扎实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依法行政,让群众知法、学法、守法,增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管理、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水平。
4.压实法治建设工作责任。推动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依法办事,严格执法,结合工作实际,研究本单位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压实压紧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