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明溪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日期:2017-03-10 09:51 来源:明溪县统计局
| | | |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积极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统筹省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一、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53亿元,同比增长8.9%,增幅比全市高1.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9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7.96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1.08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9:44.6:31.5调整为24.0:43.3:32.7

  2.农业。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6.17亿元,同比增长6.1%,增幅比全市高1.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其中,农业产值17.26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5.28亿元,增长3.4%;牧业产值2.52亿元,增长25.8%;渔业产值0.82亿元,增长8.7%;粮食总产量10.1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8.01万吨,下降1.5%;肉蛋奶产量0.85万吨,增长25.7%,水产品总产量0.77万吨,增长8.5%

  3.工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1.8亿元,增加值 完成28.99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比全市低0.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7位。生物医药、氟化工、气动工具等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9.61亿元,增长3.2%,对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26.5%。全社会工业用电量完成2.04亿千瓦时,增长-7.0%,增幅比全市低5.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7位。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3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3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8位。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达500.58%比全市平均高149.8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

  4.投资。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05亿元,同比增长19.6%,比全市高7.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其中,项目投资完成89.10亿元,增长18.2%,房地产开发投资1.95亿元,增长164.7%

  5.消费。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43亿元,同比增长5.1%,比全市低4.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1位。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比全市高1.4个百分点。

  6.出口。全县进出口总额完成8.74亿元,同比增长15.6%,比全市高3.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完成1069万美元,同比增长7.9%,比全市低1.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9位。

  7.财政。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4.25亿元,同比增长-7.5%,比全市低10.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1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83亿元,与上年持平,比全市低1.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7位。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41亿元,同比增长7.4%

  8.金融。截止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71.69亿元,同比增长8.3%,比全市低3.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9位,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2.38亿元,同比增长-1.4%,比全市低6.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9位。

  9.居民收入。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87元,同比增长6.9%,比全市低1.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2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58元,增长7.7%,比全市低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9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1元,增长6.3%,比全市低2.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2位。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三次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一产、三产对GDP的拉动力分别比去年提高0.80.4个百分点,二产拉动力下降明显,比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主要是工业拉动力比去年下降1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持续疲软,下行压力大。去年,我县10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隆望食品、中硅科技、紫杉园、文蕾服装织造、荣盛木业、宏利塑编制袋厂、新华林鞋业、健富竹业、赋鑫纺织等9家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状况差等原因已停产,并且没有新增企业入规,后续力量严重缺乏。

  3.限上贸易法人企业经营状况堪忧,拖累市场消费总体情况。201510月至今已倒闭4家限上贸易法人企业,加之缺乏新增企业支撑,导致消费市场萎靡不振。新增企业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我县贸易企业数总量很小,符合申报标准的企业少之又少,特别是住宿餐饮业,因涉及经营成本问题,几乎没有商家愿意注册成企业类型;二是2012年至今,经各乡镇努力新增批发零售业企业11家,基本能符合的都勉强申报了,很难寻求新的申报对象;三是国家规定的新增贸易业企业申报的起点对于我县来说比较高,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企业。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农业方面

  1.各乡镇、农业部门要依托区域优势积极挖掘和培育好农业生产增长亮点,扎实打造农业增产增收支撑指标;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大力发展区域优势品种,推动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2.加强林、竹生产管护,扩大竹材种植面积,实行科学经营管理,按照竹材生长规律,合理砍伐利用,提高竹材产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比如竹制品、竹笋干加工等。

  3.在养殖业方面,加大政策、技术、资金的扶持,为规模养殖的起步发展,逐步壮大,稳步提升发挥导向、带动作用,一方面加快生猪养殖业规模化发展速度,加强管理引导生猪养殖户绿色发展达标排放,引导发展羊、禽类等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养殖;另一方面加强对渔业养殖的管理,加大优良品种养殖数目,提高良种覆盖率,扩大养殖规模。

  (二)工业方面

  加快高新技术应用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林竹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整合资源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间相互融合,特别是利用传统产业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参与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我县不仅有丰富的药材资源,还有多元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医药业条件优越,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全县工业的多元化发展。

  (三)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一方面,要加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乡镇各部门要加紧策划生成一些重大项目,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形成项目建设梯队层次,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有具体项目承载落实;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房地产市场建设,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引进品牌,推出精品,繁荣房地产市场,确保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

  (四)贸易方面

  1.相关责任单位必须加大指标调度力度。

  2.2010年以来一直报送的老企业由于多年报送,目前基数过大,增幅乏力,且与实际经营情况差距悬殊,为避免风险,应考虑逐步停止报送,减少基数过大带来的压力。

  3.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对乡镇、有关部门年度内新引进、新注册贸易企业的奖惩机制,着力培育新企业,优化企业布局,做到“成长期”企业、“成熟期”企业、“衰老期”企业131的格局,避免老企业的退出对总体增幅的巨大冲击。

  (五)增收方面

  1.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农业发展用水,结合新农村建设,增加对重点村的投入,为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2.积极动员、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和开发。

  3.多举措提高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发挥政府对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改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组织和服务力度,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根据我县经济发展水平,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稳步增长机制,提高干部职工工资收入。加强对企业劳动定额和工时等劳动标准的管理工作,建立劳动定额保准管理体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